在混亂的世界裡,為自己留一塊安靜的畫布

混亂從來不是一夕之間降臨的,它是日復一日的積累。 清晨被鬧鐘和通知聲拉醒,地鐵上擠滿了低頭滑手機的面孔,辦公室裡信件像潮水般湧入,晚上回到家,螢幕又點亮直到深夜。這樣的節奏,讓我們誤以為「填滿」就是「充實」,卻忘了空白的必要

古代的中國人很早就懂得「留白」的力量 — 不僅在書畫藝術上,也在生活哲學裡。山水畫中的大片空白,不是缺席,而是用以承載觀者的想像與呼吸。同樣,人的精神世界若沒有留白,就無法消化日常的訊息洪流,更別說孕育新的靈感與洞見。

顏色,作為安靜的媒介

在雅典娜直覺藝術學院,我見過無數背負著日常壓力而來的成年人:廣告創意總監、銀行風控主管、全職照顧病母的女兒……他們一坐下來,身體語言便洩露了疲憊 — 肩膀上提、下顎緊繃、眼神急促。

有位學員林小姐,初次上課時幾乎不看畫布,只盯著手機螢幕。我請她先把手機放進教室門口的竹籃,然後,遞上一盤被隨意打亂的五行色彩——帶著暖光的黃土色、深海藍、嫩芽綠、灰白與朱紅。 「挑一個你覺得今天能陪伴你的顏色。」我說。

她選了深藍,一種水行的顏色,安靜卻有力量。接著,她開始不加思索地塗抹 — 線條像波浪,顏料在紙面交疊成層層深淺不同的藍。半小時後,她放下畫筆,長長吐了一口氣:「這好像是我這半年第一次,什麼都不想,只是動手。」

心理學的「心流」與五行的「氣流」

匈牙利心理學家 Mihaly Csikszentmihalyi 提出的「心流」(Flow)狀態,指的是當我們全神貫注於某件事時,時間感消失、壓力下降、幸福感上升。這和五行哲學中的「氣流」觀念遙相呼應 — 能量若能在體內自由流動,身心便能達到平衡。

色彩創作的過程,其實是在為情緒疏通氣流。

  • 選擇水行色系(藍、黑)時,情緒傾向沉澱與回收力量;

  • 選擇火行色系(紅、橙)時,則是在釋放壓抑與喚醒行動;

  • 土、金、木行色系在不同組合中,則可能帶來穩定、清晰或創造感。

當林小姐在深藍中找回呼吸,她不只是「放鬆」,而是在讓水行的靜流沖洗過度緊張的精神,為自己重置頻率。

文化裡的安靜智慧

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有一種取巧 — 當空間很小時,設計師會巧妙地留出一面空牆,讓視線和思緒都能停頓。這與畫布上的留白同理:空的地方,不是沒用,而是讓你意識到「我可以慢下來」。

在日本茶道中,有一個詞叫「間」(ma),意思是空隙、間隔,它被視為美感與精神的必要元素。東亞文化對「安靜」的理解,從來都不是逃避喧囂,而是在喧囂中創造一個自我回歸的所在。

從課堂到日常的延伸

在完成多次課程後,不少學員會和我分享,他們開始在生活中自發地創造留白時刻:

  • 早晨用十分鐘塗色,而不是先打開新聞

  • 午休去公園觀察天空的色溫變化

  • 在重要會議前,快速畫幾筆線條讓腦子回到專注狀態

這些小儀式看似微不足道,卻是在為自己建立一套「自我調頻」的系統——就像每天清理桌面一樣,為情緒和思考預留空間。

你的安靜畫布練習

今晚,試著給自己一張 A4 紙和三種顏色:一種你當下最想用的、一種你平時很少選的、一種能讓你聯想到家的顏色。 不計較畫什麼、不修飾形狀,只專注感受筆觸、顏料的重量與顏色的呼吸。十分鐘後,看看畫面,問自己:

  • 哪種顏色最能代表你今天的狀態?

  • 你願意明天換一種顏色試試嗎?

在混亂之中留白,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為靈魂打開窗戶。 而一塊屬於自己的畫布,正是那扇窗戶的鑰匙。

雅典娜直覺藝術學院 (AIAA)

源於對藝術與療癒力量的深信,雅典娜直覺藝術學院 致力於為兒童與成人打造一個自由、真誠且充滿啟發的創作空間。 我們相信,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與情感表達能力,透過直覺繪畫、色彩探索與五行藝術療法,學員得以釋放壓力、重建自信,並重新與自己內在的能量連結。 在這裡,沒有對錯與評分,只有你與色彩之間最真實的對話。

Previous
Previous

藝術,不只是作品—它是我們的情感語言